发布时间:2023-06-15 13:54:26 / 浏览量:628
“转型”用的其实不恰当,因为早就转型了,只是像打车行业一样,出租车到网约出租车,到现在的私家车变成网约车,你能说已经转型结束了吗?只是打车的体验比以前更好了,因为某滴等互联网公司将乘客和司机更加智能的连接起来!装修行业现在没有出现像某滴一样几百亿美金的公司,但是未来肯定会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工程装修行业出现巨无霸或者独角兽类型的公司只可能是平台类的公司。现在很多所谓互联网装修公司本质上上是一家“大装修公司”,也许可以做到一定规模,但是肯定有天花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只有标准化才可以做大,但是装修是没办法标准化的。
当然做标准化也许可以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但是绝对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做标准化的公司,规模上扩张比传统装修公司更容易,但是市场有限。一旦做标准化的公司想覆盖更大的市场,就势必要满足个性化,这样规模扩张就会有问题,无法管理质量,成本和服务。
二、如果我们承认个性化是大部分人的需求,那么装修公司做大了优势并不明显。
举个例子一个1万人的设计公司未必比1个人独立设计师给你提供的设计和服务更好。所以这个行业天然就是分散小而美的存在。有个别能做到一定规模,但有个天花板,绝对不可能像其他行业一样形成垄断。按市场占有率来看,没有一家装修设计公司能够超过1%的。
既然“大装修公司”性质的互联网公司有天花板,为什么现在比较知名的几个互联网装修平台类公司(某某兔,某某家等等)的规模也根本没办法和某滴比?出行行业9千亿的市值,已经出了400亿美金市值的某滴。但是4万亿的家装行业的一些所谓做的比较好的平台公司,某某兔某某家的估值都只是某滴的零头,原因在于两点:
一、这类平台更多的是撮合交易为目的,本质上是个中介平台。
完全按照交钱多少来竞价派单。装修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再加上由于客户对于装修设计的不熟悉,从而让压低价会忽悠的反而活的更好。有理想优秀的设计团队和个人不可能在这种互联网平台上脱颖而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类互联网平台对装修行业反而是个搅局者。
二、所以在装修行业出现这样规模的巨无霸公司,必须真的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这里的用户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样也包括服务方(装修设计施工团队和个人)。必须要能够智能的连接消费者和服务方,让消费者真的更容易的找到最合适他最靠谱的服务方。同样,对于服务方,必须提供一个公开竞争,能够优胜劣汰的平台,让真正好的个人和团队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而不是交钱多最能忽悠的,这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互联网装修未来发展成为一个类似于阿里、京东这样的一个自由竞争平台,所有的装修公司就像是一个个商品摆放在客户面前,客户可以根据位置距离、售后评价、信用等级、价格优势等等来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装修公司。这样才互联网+装修可能才是最公平的吧。
当然工程装修的难点在于过程比较复杂,没法标准化,容易出现矛盾,但是过程耗时又比较长,从而导致很难建立一个公开公正的透明评价体系。但我们相信这个问题总有一天会被解决的,当然我们希望是我们 。当然万一变成先驱,也算是敢死队吧!